我单位拟推荐下列7个项目申报第四届广东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2年7月4日至2022年7月11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惠州市医学会综合办公室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胡伟斌、陈峰昌;0752-2219281。
推荐单位名称:惠州市医学会
附:公示内容
(一)
推荐奖种:广东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推荐单位
惠州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本单位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广东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
1.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和普及,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认同,逐步形成对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技术特点和治疗流程,以便规范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手术策略和技术特点等细节,在基层医院推广内镜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
2.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突破的关键技术,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技术指标的先进和成熟程度
该技术的优点是直视下完成手术操作,能够有效止血,吸出血肿后直视下观察效果,避免了单纯钻孔或小骨窗开颅操作的盲目性和过度的牵拉损伤,相对于钻孔引流术缩短 了术后外引流时间。内镜视角的扩大可不用过度牵拉脑组织即可看到血肿侧壁,辨认血肿周边的细小血管,使其在术中得到保护而不至于造成新的出血或误凝。
近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被应用在神经外科的各种疾病治疗中。我院在市内较先开展神经内镜治疗,为我市填补了此项空白,目前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方面已初见成效,处于省内先进行列。此项技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相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及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随访预后较好。
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比单纯的小骨窗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的优势:单纯的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于血肿量较多,位置偏向后上方(即向顶枕扩展较多)的血肿,因为骨窗小,显露较困难,术后容易出现血肿残留,使用神经内镜,可以在不过度牵拉脑组织的同时吸除血肿,达到损伤小,血肿清除彻底的目的。
3.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近年来,神经内镜作为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国内外大多数知名神经外科中心已经把神经内镜作为神经外科医生的必备技术。科学规范的培训是提高神经内镜技术的必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提高脑出血的神经内镜治疗水平,结合我该院神经外科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该项目为高血压脑出血,尤其是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不仅解决出血性脑卒中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难题,同时也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患者的医疗开支,取得了患者满意、医师满意的双重效果。
逐步推广该技术在周边医院及其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为更广大的脑出血患者早期解决问题。
客观评价
神经内镜技术、止血技术、通道技术、冲水技术均为内镜治疗脑出血的关键技术。其中,脑出血内镜手术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很大程度归功于高效的内镜工作通道系统的改进。神经内镜工作通道的合理建立和应用能够有效减少通道置入过程中对脑组织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增加术野显露,提升手术疗效。首先,脑针穿刺血肿腔,确认无误后用球囊导管缓慢推挤脑组织,收缩球囊并撤出,再置入直径小于球囊直径的工作通道。全程应持续冲水,尽量减少通道建立过程中脑针、球囊导管以及工作通道与脑组织之间的摩擦,减少机械性副损伤。
术者依据手术入路、血肿大小和深浅选择不同规格和参数的内镜工作通道。由于该通道外形和尺寸固定,所以在置入过程中易造成脑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国内有学者采用球囊导管穿刺扩张,推移脑组织形成组织“隧道”后再置入外形和尺寸固定的内镜工作通道,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了工作通道置入过程中对脑组织的机械性副损伤。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扩大手术视角:神经内镜本身可带有侧方视角,到达病变时可获得全景化视野,对血肿进行“特写”,放大图像,辨认血肿及周围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引导清除血肿,消除显微镜直视下的盲区。而且为深部视野提供更好的观察效果,并将术中情况清晰同步的显示在监视器上,避免盲目操作可能带来的损伤,提升了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②照明强度高、直视性强: 在较深的术野,手术显微镜的光亮度已出现衰减,而神经内镜可以近距离照明,虽然图像的立体感较显微镜图像略有差距,但深部术野的清晰度明显增加,局部照明效果好。③微创性:神经内镜手术结合神经影像导航系统、立体定向技术、超声引导技术、计算机三维成像等新技术,可对血肿精确定位,设计最佳手术入路。神经内镜的镜身长,横截面小,适合于在狭长的腔隙、孔道内操作,避免了脑组织的牵拉和神经血管的副损伤,利用“锁孔”手术较小的切口便可完成过去骨瓣开颅较大切口才能完成的观察及血肿清除,达到微创手术的目的和要求。④省时,预后较好: 神经内镜手术较常规神经外科手术可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低。同时,不良反应小、副损伤小且并发症相对较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正在日益上升。
神经内镜手术作为一种新技术,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操作不当造成的副损伤较为常见。由于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时,手术视野位置深在,手术空间狭小,硬性内镜在术野中移动很容易造成邻近的血管和神经损伤,尤其是当使用有角度的神经内镜时,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是神经内镜侧方的解剖解构,更易引起副损伤,因此神经内镜手术操作时手法一定要轻柔准确,避免大幅度的移动和转动内镜,在导入和导出神经内镜时应尽量在监视器下进行,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其次,神经内镜手术野小,操作空间有限,应对手术意外能力差,特别是术中有较多出血时处理较为困难。因而,内镜手术术者不仅必须清楚掌握相关解剖结构,并且还需接受良好的神经内镜操作训练。在显微神经外科操作的基础上,还要有扎实的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和经验。因此,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技术及流程亟需规范和培训普及。
推广应用情况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3/4以上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常常给一个家庭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数据显示,这种疾患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神经外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环节。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逐步向微创方向发展,而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微创手术。
神经内镜是神经外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神经内镜技术治疗疾病的范围将逐步拓展,包括经鼻颅底神经内镜、经颅神经内镜、内镜脑出血微创技术,脊柱脊髓神经内镜等方面。近年来,神经内镜作为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国内外大多数知名神经外科中心已经把神经内镜作为神经外科医生的必备技术。科学规范的培训是提高神经内镜技术的必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提高脑出血的神经内镜治疗水平,结合我该院神经外科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该项目为高血压脑出血,尤其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无
代表性论文目录
1.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
2. 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层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3.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的护理配合。
完成人情况
李雪松,排名:1;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院长;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目前,该院已通过此项技术成功挽救了多名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医院连续举办多届继续教育项目,旨在为惠州神经内外科医师搭建平台,共同推进神经外科专业领域内新技术的开展及学习,能有机会参与国内外课题研究和科研技术合作,从而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本研究项目结合我院神经外科目前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
胡永珍,排名:2;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该技术已经在我院常规开展,在科室领导的安排下已经在周边医院连续举办多届专科继续教育项目,旨在为惠州神经内外科医师搭建平台,积极推广该项新技术的开展,从而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本研究项目结合我院神经外科目前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
张立阳,排名:3;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研究项目结合我院神经外科目前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
温一奇,排名:4;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继续教育项目开展过程中,分享脑出血诊治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聚焦颅内出血诊疗的规范、强化基层救治能力的提升。本研究项目结合我院神经外科目前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
韩骏飞,排名:5;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研究项目结合我院神经外科目前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
文世宏,排名:6;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神经外科大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目前,我院已通过此项技术成功挽救了100多名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医院连续举办多届继续教育项目,旨在为惠州神经内外科医师搭建平台,使大家共同学习最新的理论及方法,能有机会参与国内外课题研究和科研技术合作,从而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在继续教育项目开展过程中,分享脑出血诊治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聚焦颅内出血诊疗的规范、强化基层救治能力的提升。专家们重点围绕脑出血病因学、病理生理过程、重症脑出血监护、脑出血微创治疗等相关学术的新理论、新动态及新进展进行交流,探讨我国规范化、统一化、系统化治疗脑出血之路。
余同英,排名:7;职称:主管护理师;行政职称:护士长;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护理床边康复转介治疗方面早期介入,积极改善患者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
温建萍,排名:8;职称:副主任护师;行政职称:神经医学中心护士长;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护理床边康复转介治疗方面早期介入,积极改善患者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
郑静静,排名:9;职称:主管护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护理床边康复转介治疗方面早期介入,积极改善患者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
饶强,排名:10;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研究项目结合我院神经外科目前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
黄燕娜,排名:11;职称:护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精准医学理念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达到最大化地清除颅内血肿,最大化地保护脑组织及其功能,最大化地控制医源性损害,实现患者最佳康复。护理床边康复转介治疗方面早期介入,积极改善患者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
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排名:1,对本项目的贡献:我们高度重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发展,医院先后开展以“依靠证据的诊断,身心伤害最小的治疗,确保安全的整体护理、疗效最大化的康复、以病人感受为主导的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本位医疗护理模式。围绕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全过程,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急诊路色通道的快速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不断推进,多专业联合攻关,跨专业融合创新已经成为解决临床医学难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神经外科领域内关键医疗技术取得突破,在专科能力建设的带动下,神经外科在一些重点疾病和关键领域实现了突破,产生了本地区的先进水平,在本地区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优势医疗技术。 三是区域间的医疗技术能力也更加平衡。通过进一步加强专科能力建设,特别是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服务能力的差距逐步缩小,省域内患者就诊率不断提高。 像目前二级医院的脑卒中绿色通道的技术检查设备以及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与三级医院的差距明显缩小。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和残疾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以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为核心的专科建设,促进区域和专科之间的平衡发展,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努力。在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资源水平明显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专科能力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二)
推荐奖种:广东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FGF21诱导泡沫细胞脂滴自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推荐单位
惠州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本单位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广东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明确。而自噬作为细胞的一种应激反应,其可通过调节泡沫细胞的脂质的降解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FGF21是否通过自噬调节泡沫细胞胆固醇代谢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研究。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用高脂(含15%脂肪及0.25%胆固醇)喂养ApoE-/-小鼠,同时加入FGF21或FGF21+3MA处理小鼠12周。油红O及苏丹IV的结果显示,FGF21可以明显抑制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的斑块面积,这种作用可被3MA所逆转。此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GF21可以显著的增加斑块内RACK1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及Beckin-1)的表达,然而这些蛋白的上调可被LV-shRACK1所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关键步骤,而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是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在本研究中,泡沫细胞经3MA、ATG5 siRNA或RACK1siRNA预处理后,再用FGF21处理24小时,发现FGF21促进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减少泡沫细胞内的脂质蓄积的作用明显减弱,同时RACK1敲低,可以显著的抑制自噬的发生。更有意思的是,FGF21可以诱导AMPK的磷酸化及ABCA1的表达,并促进RACK1与ATG5的相互作用上调自噬,而这些作用均可被RACK1敲低所逆转。而既往的研究显示AMPK的激活可以促进ABCA1的表达,RACK1可为自噬复合体的形成提供基板与ATG5相互作用促进自噬的发生。因此,以上结果表明FGF21通过上调RACK1一方面通过与ATG5相互作用诱导自噬,促进细胞内脂质的降解;另一方面,通过激活AMPK促进ABCA1表达,促进降解后的游离脂质的排除。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进而起到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通过本项目的研究阐明了 FGF21 诱导自噬抑制AS的作用,同时证实RACK1是介导FGF21诱导自噬促进胆固醇流出降低泡沫细胞脂质蓄积抑制AS进展的靶标。
客观评价
本项目在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及泡沫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基因沉默及分子抑制剂等方法,探讨脂滴自噬促进胆固醇流出在FGF21降低泡沫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从而揭示FGF21调控泡沫细胞脂质降解促进胆固醇流出的抗AS新机制。 为此提出如下科学假说: PKC/RACK1介导脂滴自噬促进泡沫细胞内游离脂质生成,促进胆固醇流出,将游离胆固醇转运至胞外,减少泡沫细胞脂滴的生成和积聚,从而产生降低泡沫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本项目阐明PKC/RACK1通路FGF21诱导在脂滴自噬及胆固醇流出降低泡沫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并进一步的揭示FGF21-脂滴自噬-胆固醇流出-泡沫细胞之间的内在联系,为FGF21抗AS效应提供新的靶标、理论及实验基础,具有很好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目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已证实FGF21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项目从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心环节——泡沫细胞的形成为切入点,从脂滴自噬这一脂质代谢的新机制出发,探讨其中的调控靶标及信号通路,可为FGF21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科学数据,并对FGF21的心血管药物研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基础,对FGF21的药物研发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无
代表性论文目录
1.FGF21 induces autophagy-mediated cholesterol efflux to inhibit atherogenesis via RACK1 up-regulation.
2. FGF21 protect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against high glucose-induced apoptosis via PI3K/Akt/Fox3a signaling pathway.
3.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utophagy in cardia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4.Inhibi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Aging by Allicin Depends on Sirtuin1 Activation.
5. Allicin induces the upregulation of ABCA1 expression via PPARγ/LXRα signaling in THP-1 macrophage-derived foam cells.
完成人情况
林小龙,排名:1;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对本项目所列出的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最主要的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目录中7.4.2、7.2.4、7.4.5论文的通讯作者,是7.4.1、7.4.3、7.2.4、7.4.5的第一作者。
胡惠军,排名:3;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病理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对本项目动物实验部分作出主要的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目录中7.4.1、7.4.2、7.4.4、7.4.5论文的作者之一。
潘勇权,排名:4;职称:副主任技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对本项目所列出的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部分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目录中7.4.4及7.4.5论文的作者之一。
胡雪梅,排名:5;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对本项目所列出的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部分的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目录中7.4.1、7.4.4及7.4.5论文的作者之一。
潘玉萍,排名:6;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对本项目所列出的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部分的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目录中7.4.1论文的作者之一。
林俊,排名:7;职称: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对本项目所列出的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部分的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目录中7.4.1论文的作者之一。
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排名:1,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项目的整体实施。
(三)
推荐奖种:广东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推荐单位
惠州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本单位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广东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
1.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要解决的问题等
1.1 拟通过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高疾病诊断率,减少疾病误诊、漏诊;
1.2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损伤、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减轻患者负担;
1.3 通过该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建立首个惠州3D打印骨科应用中心,并将该技术进行推广,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打造惠州市数字骨科平台,实现科学技术的临床转化,推动我院及惠州市骨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主要技术创新点和解决掉主要技术问题
2.1 通过应用3D打印技术,熟练掌握相应的软件及设备应用,快速制造出误差小、精准度高的实用性脊柱模型及置钉导板,进行术前规划设计、手术模拟操作并辅助术中置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等,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2.2 应用3D打印技术定制关节模型及截骨导板,充分利用假体及术中导板以快速、准确截骨,从而精确重建患者下肢力线。
2.3 借助3D打印技术,建立并打印四肢粉碎性骨折模型,并进行模拟复位,来完美恢复患肢长度并达到解剖复位及快速、精确进行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从而恢复患肢长度及力线,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2.4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立了惠州市3D打印骨科应用中心并将3D打印技术进行临床转化,服务于临床,从而促进惠州骨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于一方百姓。
3.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3.1 通过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我院骨科中心3D打印技术团队可自主完成各类模型打印及手术导板制作打印。并于2018年5月,挂牌成立了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分中心,进行3D打印项目基础及临床研究。
3.2 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一大批患者因此而受益。截至2020年12月01日,3D打印技术团队在武明鑫主任的指导下已成功完成3D打印辅助的髋膝关节置换术、粉碎性四肢骨折内固定术、骨盆骨折内固定术、骨肿瘤切除术及复杂脊柱手术共计100余例。该技术的应用,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从而做到更加精准、更加微创,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3.3 该技术应用以来,本团队在技术推广及学术领域推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1篇,中文期刊3篇。
客观评价
1、我院3D打印项目开始于2016年。2016年我院骨科中心申报市级课题:《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并于同年开始相应研究。并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及创伤骨科,同时在骨科术后康复过程中也进行了相应的应用及研究。在大力宣传下,该项技术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应用该技术进行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截止2020年12月01日,已有百余例患者应用该技术进行了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康复,大大减轻患者负担,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2、2017年,我院神经外科团队首次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3例疑难颅底肿瘤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极大的肯定。报道截图如下:
3、除了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我院骨科领域得到了更长足的应用。
我院脊柱外科利用3D打印技术1:1打印出椎体模型及椎弓根钉置钉导板,术前对手术方案进行模型规划,并应用置钉导板术中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极大程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我院关节外科利用3D打印技术还原打印出关节模型及单髁模型,并打印出截骨导板,从而应用髓外定位方法进行截骨,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对患者早期恢复起到极大的促进。
我院创伤骨科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3D打印钢板,用于长骨干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我院骨科中心也积极与国内相关医院、机构及单位合作,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探讨,2018年我院骨科医学中心成立惠州首家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中心,标志着我院3D打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入划时代的发展时期。对此,《南方日报》《南方+》对我院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中心成立进行了详细报道。报道截图如下:
5、在此基础上,我院承办了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全国医院联盟博创论坛。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展开密切合作,我院骨科医学中心成为上海交通大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中心。对此,澎湃新闻进行了详细报道。
这些成功的案例和中心的成立,都是对我院骨科医学中心3D打印中心的肯定和支持,说明我院3D打印中心的工作在积极向前跨步发展,也得到了社会、民众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推广应用情况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膝关节性关节炎最常见的方法。近年来我院(惠州三院)利用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辅助TKA截骨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30例病例资料研究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可提髙截骨精确度、优化手术操作流程,并且还发现髓外定位对患者的损伤更小,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此研究结果于2020年8月发表在《中国骨与关节杂志》,被引用1次。
我院通过4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病例资料研究发现,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临床疗效好,具有精准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此研究结果于2019年5月发表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被引用2次。
我院采用3D打印制备了聚L-乳酸(PLL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二甲双胍(MET)纳米复合支架。该支架结合PLLA优异的机械强度和生物降解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良好的生物活性和MET的水溶性和抗肿瘤性能。促进了支架内细胞的成骨分化,PLLA/nHA/MET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适当的孔隙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外成骨诱导能力。PLLA/NHA/MET支架具有较长的药物释放时间,这是因为MET颗粒被包裹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PLLA中,MET颗粒随着PLLA的降解而缓慢释放到体液中。该支架通过上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抑瘤特性。此外,支架还通过促进成骨基因的表达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结果表明,PLLA/nHA/met复合支架具有抑瘤和骨修复双重功能,为肿瘤所致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新途径。
此外,我院于2018年在《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上发表论文《三维CT在PSI辅助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前截骨计划中的应用》。通过54位患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传统工具(CI)组和PSI组,进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结果表明术前薄层CT扫描结果可用于术前截骨计划,有利于正确选择股骨假体尺寸和位置。股骨和胫骨假体在一定部位有限超出截骨面边缘,不会增加术后患者不适感。使用解剖形态的胫骨假体时,可以依据最佳覆盖原则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定位。此论文目前被引用2次。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无
代表性论文目录
1.3D打印定位截骨导板行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2. 三维CT在PSI辅助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前截骨计划中的应用。
完成人情况
武明鑫,排名:1;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本项目的实施中,对整体研究思路的设计和制定,并主导制定研究计划。 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建模和模拟手术,带领团队进行术前手术方式演练和实际手术操作。 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及发表,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4篇期刊,其中SCI收录1篇,中文期刊3篇。
易志新,排名:2;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参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包括3D打印中心建设及3D打印技术的临床实践推广,项目过程中临床数据收集、分析等。
邹菁,排名:3;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急诊骨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本项目实施中,负责对手术病例的筛选,进行建模和模拟手术,同时指导成员术前手术方式演练和实际手术操作。
张以财,排名:4;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协助3D打印中心的日常运作,并进行3D打印技术及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对3D打印参数调整,对打印的效果跟踪,并且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工作。
白印伟,排名:5;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本项目实施中,负责对手术病例的筛选,进行建模和模拟手术,同时进行手术方式演练和实际手术操作。
陈坤,排名:6;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本项目实施中,负责材料收集、整理,并进行相关材料的书写,参与项目方案的设计和具体实施。
刘宇,排名:7;职称:主管治疗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在本项目实施中,负责对纳入本项目的病例进行术后功能康复的指导及康复计划的制定,促进患者合理地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早日恢复。
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排名:1,对本项目的贡献:医院对于本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器械方面:积极联系,根据本项目需要及未来骨科发展趋势,与相关公司签订合同,购置3D打印机。2、人员培训方面:鼓励及支持本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多项培训,经过培训,团队成员可自主完成各类模型打印及手术导板制作打印。 3、支持团队建设,积极沟通,积极牵头联系,于2018年5月,挂牌成立了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分中心,并进行3D项目及临床研究。 4、宣传方面,积极配合本团队宣传工作,向社会积极推广,截至2020年12月01日,已有100余名患者成功完成3D打印辅助的髋膝关节置换术、粉碎性四肢骨折内固定术、骨盆骨折内固定术、骨肿瘤切除术及复杂脊柱手术,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做到了更加精准、更加微创,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四)
推荐奖种:广东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基层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
推荐单位
惠州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本单位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广东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
慢性气道疾病是我国现阶段疾病防控的一大挑战,不仅患者承担沉重的负担,其防控形势也十分严峻。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其患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高,疾病负担巨大,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告卫生与医疗问题。与其严重的疾病负担相比,我国慢性气道疾病的管理与诊疗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公众重视程度及知晓率极低,疾病预防、筛查与长期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基层临床诊疗不规范现象严重,基层医生疾病诊疗意识与能力严重不足等方面。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慢性气道疾病能力建设是事关“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基层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
目前项目研究背景下,我科参照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的模式,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基层医生对呼吸疾病的临床诊疗能力;二是需要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建设,从设备、人员、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和较高水平;三是通过与国家呼吸中心、周边地区医院、本地区各基层医疗机构的互助和联动,从教学查房、临床研究、上下转诊方面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诊疗能力提升。近年来,依托我科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项目成立独立的专科实验室(咳嗽实验室)、专科检查室(内镜室、肺功能室、睡眠监测室),重点开展诱导痰/鼻灌洗/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类计数、FeNO、残气/残总比/肺总量肺功能检查测定、呼吸康复、超声支气管镜活检、多导睡眠监测等省内呼吸专科先进技术。同时设立呼吸慢病专科门诊,开展呼吸慢病管理,规范诊疗慢性气道疾病诊疗,连续10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学项目,搭建与慢性气道疾病管理有关的科学指导和学术交流平台,切实有效加强基层慢性气道疾病的管理水平,增强公众对支气管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的认识及防治能力,得到业界认可,获得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首批达标单位、国家呼吸中心首批协同单位荣誉,并借此科学指导和学术交流平台,先后发表高质量SCI文章10余篇,主持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参与全国慢阻肺COMPASS研究、全国哮喘数据库平台建设等10余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研究及健康指导,积极推动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为“健康中国”、“分级诊疗”、“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成功实施贡献力量。
客观评价
1、基层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旨在建立基层呼吸慢病管理新模式,响应健康中国、分级诊疗的战略,实行“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从呼吸慢病防治的防、控、诊、治、康出发,通过设立呼吸慢病专科门诊(惠州地区首家哮喘之家)、成立康复病区(惠州地区唯一)、建设呼吸专科实验室(惠州地区唯一)三步关键举措,开展呼吸康复技术及呼吸慢病管理,规范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气道疾病的诊疗,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年均完成肺功能检测6000例、诱导痰/鼻灌洗/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5000例,服务慢性气道疾病患者1万人次,大大规范呼吸慢病的诊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连续10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学项目,搭建与慢性气道疾病管理有关的科学指导和学术交流平台,与国家呼吸中心、周边地区医院、本地区各基层医疗机构的互助和联动,引导群众合理诊疗,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切实有效加强基层慢性气道疾病的管理水平,增强基层民众对支气管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的认识及防治能力,全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项目建设成果得到业界认可,规范化建设影响力辐射珠三角地区,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汕头中心医院等各级医院多次来院参观交流学习,获得“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首批达标单位”、“国家呼吸中心首批协同单位”、“肺之声全国慢病管理优秀单位”荣誉。
2、基层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如:基于临床数据库及生物样本库分析探讨过敏性哮喘表型特征、危险因素与预后转归队列研究(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参与由钟南山院士牵头的全国慢阻肺COMPASS研究、全国哮喘数据库平台建设等10余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研究及健康指导,积极推动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获得钟南山院士颁授“最佳入组奖”“最佳进步奖”奖项。通过推动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关注早期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揭示慢性气道疾病的不同表型、生物标志物、影像学等特点,带来对疾病全新的认识。同时,项目主持人吴峰主任医师先后担任《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咳嗽指南推广万里行全国巡讲活动讲者,积极推动全国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研究及慢性咳嗽规范诊治的工作。一方面推动全国慢性气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全国的医疗卫生专家关注基层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治现状。
3、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通过开展及应用诱导痰/鼻灌洗/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类计数检验技术、肺功能检查技术,率先提出细胞学分类技术对客观指标评价慢性气道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准确性、及时性,鉴别慢阻肺、哮喘的重要性以及对指导规范诊治的前瞻性,同时研究更深入了解惠州地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项目成员先后将上述科学发现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PD》《Allergy, Asthma & Clinical Immu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BMC Pulmonary Medicine》《Journal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 》等10余篇高质量SCI文章及全国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
推广应用情况
1、通过基层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科室积极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在国家呼吸中心钟南山院士、赖克方教授协助下,建设惠州地区唯一一家呼吸专科实验室(咳嗽实验室),开展诱导痰/鼻灌洗/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类计数技术、血清过敏原测定技术,弥补惠州市在这一专项领域的空白。 年均完成细胞学分类计数技术5000例,血清过敏原测定1000例,在临床实践及科研研究中,通过该项技术,更合理规范管理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预测和评估急性发作而早期干预、降低风险,建立一项客观指标评价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助于临床医生对哮喘气道炎症严重程度进行监测,并指导临床用药,鉴别慢阻肺、哮喘及 ACO 、慢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以及了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及 ACO 中,嗜酸性粒细胞和气道可逆性程度及气道阻塞程度的关系,更精准地指导用药治疗。
2、近年来,《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范(2017-2025)》将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体检,至 2025 年,70 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死率降低 15%,40 岁以上人群规律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比例达到 25%。然而,在基层医院、尤其是区或县级医院,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远未普及。我科慢性气道疾病规划化建设项目通过设立专科肺功能检查室,不仅规范自身肺功能检查,培养县级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检查技师,还积极推广肺功能检查项目,以组织肺功能检查下基层、义诊的各种形式活动宣传肺功能检查在慢性气道疾病防控的重要性。目前我科开展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肺弥散功能检查、残气功能检查、咳嗽敏感性试验,年开展例数超过 6000 例,年均诊治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超过2万人次,其中基层乡村患者占比80%以上。依托钟南山院士牵头的全国慢阻肺COMPASS研究、全国哮喘数据库平台建设等10余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基层,大力促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其成绩得到中国肺功能联盟总负责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郑劲平院长的高度认可。
3、为推动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项目针对吸烟这一慢性气道疾病最为重要的病因,专门设立呼吸戒烟专科门诊,采取综合措施宣传吸烟的严重危害及科学的戒烟手段,力求通过控烟工作的有效推进减少慢性气道疾病的严重负担。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公众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哮喘等重要慢性气道疾病症状、风险因素及防治方法的认识水平。同时,临床成立慢性气道疾病亚专科小组,设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专科门诊,专设呼吸慢病管理护士,有效提高慢性气道疾病防控及管理能力。此外,连续10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学项目,与基层医院组建专科联盟,搭建与慢性气道疾病管理有关的科学指导和学术交流平台,着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慢性气道疾病的认识及规范诊治能力,有效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战略的实施。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无
代表性论文目录
1.Blood cell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irway inflammatory phenotypes in COPD exacerbations.
2.Inflammatory Subtypes in Classic Asthma and Cough Variant Asthma.
3.Small Airways Dysfunction and 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in Cough Variant Asthma.
4.Blood cells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ECOPD airway inflammatory phenotypes.
5. Clinical values of ipratropium bromide in the bronchospasm in patients with the asthma with COPD.
6.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in Chinese adults.
7.Association between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sputum induction and 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 in uncontrolled asthma.
8. Both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and sputum eosinophil were associated with uncontrolled asthma.
9.Sputum cell count: biomarkers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sthma, COPD and asthma-COPD overlap.
10.Correlation between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and sputum eosinophilia in exacerbations of COPD.
完成人情况
吴峰,排名:1;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中所列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最主要的创造性贡献,是第1、2、4、5、6、9、10篇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
高洁,排名:2;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GCP伦理委员会成员;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中所列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最主要的创造性贡献,是第1、2、3、4、6、7、8、9、10、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第7篇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7535,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与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重叠综合征中作用及相关程度研究,2017-07至2019-06,0.5万元资助,结题,负责人;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惠州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2015Y139,广东惠州地区14岁以上人群咳嗽顽固性哮喘与典型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自筹资金,2015-01至2017-01,结题,负责人。
张德华,排名:3;职称:住院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中所列日常工作协作第一完成人吴峰主任医师完成,创造性提出惠州地区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概念及可操作性。
吴思仿,排名:4;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中所列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2 篇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惠州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2017Y154,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气道炎症的关系,自筹资金, 2017-10-01至2019-09-30,结题,负责人。
杨杏,排名:5;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中所列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2篇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7535,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与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重叠综合征中作用及相关程度研究,2017-07至2019-06,0.5万元资助,结题,第三负责人。
吴海桂,排名:6;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中所列所有科学发现都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3 篇代表性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惠州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2015Y139,广东惠州地区14岁以上人群咳嗽顽固性哮喘与典型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自筹资金, 2015-01至2017-01,结题,第二负责人。
揭祥,排名:7;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协作《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中所列日常工作。
完成单位情况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排名:1,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项目的整体实施及监督,是所有代表性论著的主要完成单位。同时对项目相关需要对外检测的实验起重要的联系作用,同时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严谨的规划及监测。
(五)
推荐奖种:广东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
项目名称: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
推荐单位
惠州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本单位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广东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
一、目的意义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全球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携带率高、发病率高,已出生的重型地贫患儿需长期接受输血及祛铁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惠州市人群平均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7.5%,属于地贫高发区。夫妻双方若为相同类型的地贫基因携带者,则他们生育的后代有1/4为重型地贫患儿。目前重型地贫没有根本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人群筛查和产前诊断阻止患儿出生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首选预防措施。所以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地贫防控项目体系,避免重型地贫患儿出生,促进优生优育。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早期发现重型地贫患儿,降低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率,减少每个家庭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二、项目创新、表现形式和传播医学科学技术知识的内容
1.本院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为惠州市出生缺陷防控中心、广东省地贫防控中心惠州分中心。首次应用地贫防控三级网络,收集惠州市各地级县区的不同种族人群的地贫流行病学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地区地贫基因携带率,掌握完善惠州市地贫基因突变谱,构建惠州地区的数据库。为我国地贫防控惠民工程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丰富了中国人的血红蛋白病基因谱,为指导血红蛋白病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人口素质发展。
2.2015年至2020年,临床遗传咨询门诊量共174368人次,外院转诊率35%以上。现开展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有:绒毛活检术、羊膜腔穿刺术、脐静脉穿刺术、羊水灌注及排放术、减胎术。2015年至2020年共完成产前诊断手术7733例,其中羊穿7335例(包括双胎羊穿34例),脐穿90例,绒穿308例,介入性产前诊断流产率小于0.1%,远低于国内外报道的平均水平。实验室完成地贫筛查100246例,外周血地贫基因诊断88481例。举办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学习班共11次,完成立项结题课题2项,发表国内期刊论文11篇。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于2016年在全市率先常规开展经腹绒毛抽吸术,改进孕早期绒毛细胞培养方法,提高培养成功率,绒穿数量逐年增多,至2020年完成308例,一次穿刺成功率100%,流产率0%,把对可疑出生缺陷、遗传病胎儿的干预端口从中孕期前移到孕早期,减轻孕妇的等待的煎熬。
3. 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广,每年结合世界地贫日、预防出生缺陷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日,以孕妇学校、健康大讲堂、义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教育有关地贫疾病知识,有效促进地贫筛查和诊断技术得到普及,广大群众地贫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95%以上的重型地贫胎儿在产前得到干预,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发行、推广应用情况及产生的效益
宣教手册发行量不少于2万份,在项目实施期间,转诊病人除了来自惠州市各县区医院以外,还包括周边的东莞市、深圳市、河源市、潮汕地区和江西省等地区。共产前诊断和干预347例中重型地贫胎儿,直接避免了数百个家庭可能承受的痛苦和负担,为社会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3.47-10.41亿。
客观评价
一、项目实施及推广成效
1.2015年至2020年,完成遗传咨询门诊量共174368人次,外院转诊率达35%以上,其中转诊病人来自本地和周边各省市。现开展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有:绒毛活检术、羊膜腔穿刺术、脐静脉穿刺术、羊水灌注及排放术、减胎术。2015年至2020年共完成产前诊断手术7733例,其中羊穿7335例(包括双胎羊穿34例),脐穿90例,绒穿308例,介入性产前诊断流产率小于0.1%,远低于国内外报道的平均水平。实验室完成地贫筛查100246例,外周血地贫基因诊断88481例。统计分析不同地区地贫基因携带率,掌握完善惠州市地贫基因突变谱,构建惠州地区的数据库。
2.本科室于2016年在全市率先常规开展经腹绒毛抽吸术,改进孕早期绒毛细胞培养方法,提高培养成功率,绒穿数量逐年增多,至2020年完成308例,一次穿刺成功率100%,流产率0%,是我院地贫产前诊断的主要方式,把对可疑出生缺陷、遗传病胎儿的干预从中孕期提前到孕早期,减轻孕妇的焦虑心情和痛苦。
3.针对于高危人群特别是同型地贫夫妻携带者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并对孕妇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建立产前筛查-产前诊断-追踪随访体系。作为广东省地中海贫血诊断中心(惠州筛查分中心),共诊断出347例中重型地贫胎儿,直接避免了数百个家庭可能承受的痛苦和负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极大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4.通过本研究,各区县的地贫筛查技术得到普及,医疗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广大群众地贫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项目实施期间,成功举办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学习班共11次,其中省级5次,市级6次。完成立项课题2项,发表国内期刊论文11篇。发表论文获得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惠州市优秀科学学术论文二等奖,第十四届惠州市优秀科学学术论文一等奖。项目参与人的学术论文每年在学术大会上交流不少于3次,且在2017、2018年省医学遗传学年会中获得优秀论文奖。
二、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成果鉴定查新报告
本项目进行了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在广东省2个病人及其家系中同时检测出 Hb Port Phi1p和a-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a4.2或--SEA)。(2)探讨了由罕见基因突变(HBA2:c.91_93delGAG)和SEA缺失引起的血红蛋白(Hb)H病,为遗传咨询和产前决策提供支持。(3)罕见型β基因簇大片段纯合缺失病例的诊断及临床表型分析,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在检索范围内,本项目论文发表前,国内及广东省内惠州市虽已见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分析的研究报道,国内还见罕见缺失型a-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a-地中海贫血Hb H病的研究报道,但目前国内未见与本项目内类同的公开报道。
推广应用情况
2015年至2020年,临床遗传咨询门诊量174368人次,外院转诊率超过35%。现开展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包括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脐静脉穿刺、羊水灌注及排放、减胎,共完成产前诊断手术7733例,其中羊穿7335例(双胎羊穿34例),脐穿90例,绒穿308例。实验室完成地贫筛查100246例,外周血地贫基因诊断88481例,诊断出347例中重型地贫胎儿。2015年至2020年举办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学习班共11次,其中省级5次,市级6次。完成立项课题2项,发表国内期刊论文11篇。发表论文获得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惠州市优秀科学学术论文二等奖,第十四届惠州市优秀科学学术论文一等奖,2017、2018年省医学遗传学年会获优秀论文奖。
(一)立项课题
《惠州地区三级妇幼网络血红蛋白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血红蛋白病新一代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表型筛查体系研发》
(二)发表论文
1.《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45例血红蛋白Q-Thailand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他引次数: 1 );
2.《中国实验诊断学》红细胞参数及计算公式对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效能比较(他引次数:26 );
3.《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广东省惠州地区基于医院水平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谱分析. (他引次数: 20);
4.《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广东省惠州地区363例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及随访情况分析.(他引次数: 7 );
5.《检验医学》8个红细胞参数运算公式在儿童缺铁性贫血与β-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能.(他引次数:8 );
6.《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33例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病例的临床分析.(他引次数: 5 );
7.《临床检验杂志》地中海贫血实验诊断信息管理软件的建立及应用.(他引次数: 1 );
8.《吉林医学》异常血红蛋白电泳室内质量控制的临床初探.(他引次数:1 );
9.《广东医学》惠州地区β缺失型地贫的基因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他引次数: 1 );
10.《名医》运用毛细管电泳筛查惠州市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病;
11.《母婴世界》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无
代表性论文目录
1.45例血红蛋白Q-Thailand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2.红细胞参数及计算公式对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效能比较;
3.广东省惠州地区基于医院水平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谱分析;
4.广东省惠州地区363例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及随访情况分析;
5.8个红细胞参数运算公式在儿童缺铁性贫血与β-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能;
6.33例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病例的临床分析;
7.地中海贫血实验诊断信息管理软件的建立及应用;
8.异常血红蛋白电泳室内质量控制的临床初探;
9.惠州地区β缺失型地贫的基因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
10.运用毛细管电泳筛查惠州市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病;
11.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完成人情况
陈剑虹,排名:1;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人任该项目第一负责人,现任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遗传咨询24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胎儿医学中心、美国哈佛医学院访学。在本项目中,为第一负责人负责统筹规划项目开展,制定研究方案,技术培训相关人员,整理数据资料,发表学术成果,推广应用。每年结合世界地贫日、预防出生缺陷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日,以孕妇学校、健康大讲堂、义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广泛宣传出生缺陷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实施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有效促进地贫防控技术的推广。
钟泽艳,排名:2;职称:副主任技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人任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从事分子遗传、实验诊断工作至今有9年,有着丰富的分子诊断和临床检验相关工作经验,有较好的学习管理能力,在该项目中承担了具体项目的实施工作,包括宣传教育、样本收集与检测、结果分析等,并收集整理数据及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及投稿。
胡冰梅,排名:3;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副院长;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人任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目中主要负责统筹地贫防控健康教育活动,协助推广应用。
严伟玲,排名:4;职称:主任技术;行政职称:检验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人为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负责地贫筛查中的血常规筛查和实验室质控。
官志扬,排名:5;职称:主管检验技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人任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在该项目中主要负责实验设计、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及投稿。
徐志邦,排名:6;职称:副主任技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对本项目的贡献:本人为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负责地贫筛查中的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在项目中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及投稿。
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排名:1,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院是该项目组织开展的基地,课题《惠州地区三级妇幼网络血红蛋白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血红蛋白病新一代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表型筛查体系研发》,及学术论文所需的资料,主要在本院的病例数据下开展,组织实施。 本项目通过本院依托三级妇幼网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干预模式,采取政府主导、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建立宣教、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及随访网络,从而建立惠州各地区地贫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达到杜绝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的目的。同时,评估依托三级妇幼网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干预模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一步完善体系与干预模式,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促进我市出生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推进我市人口和健康事业不断发展。
(六)
推荐奖种:广东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
项目名称:胸痛中心建设在惠州地区的推广及其应用
推荐单位
惠州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本单位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广东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
1、“胸痛中心”是通过院前急救系统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疗机构内部多学科、多部门合作而建立的一种区域性协同救治体系,旨在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急性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达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急性胸痛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2、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于2014年9月创建,肖纯博士担任中心主任。通过不懈努力,2017年7月22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联合发布公告,正式确认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成为粤东地区首个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2017年11月,肖纯博士当选为中国胸痛中心核查专家。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不断优化诊疗流程,胸痛中心建设最核心的质控指标D-to-W控制在50分钟左右,连续3年排名全国15-19位,广东省前3位。因表现优异,2019年7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获评粤东地区第一家广东省胸痛中心(标准版)示范基地。
3、2018年4月由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成立了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和惠州市胸痛中心质控中心,肖纯博士当选为联盟主席和质控中心主任。在中心的推动下,惠州市急性胸痛区域性协同救治体系初步建立,胸痛中心建设的惠州模式初步形成,急性胸痛的诊疗水平大幅提升,使越来越多的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挽救了大批患者的生命。目前全市已有6家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3家医院通过广东省级认证,其中两家医院被评为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标准版和基层版各1家)。为使胸痛中心建设经验得到更大的推广,肖纯博士将工作中得出的经验总结提炼并发表成SCI论文。基于肖纯博士在胸痛中心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授予其胸痛中心“十年特别贡献奖”。
4、2020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签约心血管专科共建,并正式启动该院胸痛中心建设。在肖纯博士带领下,7位心血管专家在该院轮流24小时驻点,全力帮扶该院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相关诊疗技术的提升,使该县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基本做到不出县即可得到及时救治,得到紫金县人民医院高度评价和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截至目前,该院已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手术近700台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250余台,并帮助该院培养心血管介入医生3名。2022年5月,该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
5、本项目虽已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但仍有诸多薄弱环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通急性胸痛规范化救治的起跑第一公里,也是胸痛中心建设的薄弱点和难点。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已于2020年11月启动了我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相信通过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我市急性胸痛区域性协同救治体系必将进一步完善、救治流程必将进一步优化,也必将挽救更多急性胸痛患者的生命。
客观评价
(一)在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以及惠州市胸痛中心质控中心的指导和推动下,通过各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惠州市急性胸痛区域性协同救治体系初步建立,提升了惠州市胸痛中心在全国全省的竞争力,极大降低急性胸痛患者的死亡率,使大量危及生命的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并挽救了生命。2020年上半年全国胸痛质控报告显示,惠州市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的医疗机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由建设前的约8-10%下降至2.77%,在全省名列前茅(汕尾通过国家认证的医疗机构急性心梗死亡率高达7.63%)。全市共有6家医院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4家标准版,2家基层版),2家通过广东省级认证;其中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获评“广东省胸痛中心(标准版)示范基地”,龙门县人民医院获评广东省胸痛中心(基层版)示范基地。
(二)提高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能力和救治水平,促进了我市急救绿色通道体系的建设,也为我市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中心四大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样板。
(三)为惠州地区心血管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自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胸痛中心以来,每年举办胸痛中心相关知识继续教育培训班,促进惠州市各医疗机构同行的交流。
(四)通过健康讲座、科普文章、公益广告、媒体专访、新闻报道、微电影、抖音、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民众传播急性胸痛、徒手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病等相关知识,使“胸闷胸痛,速拨120”、“黄金120分钟”等理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提升了民众对急性胸痛的认识和对心血管疾病的防范意识。
(五)各项指标名列前茅。2020年上半年全国胸痛质控报告显示惠州市标准版胸痛中心质控总分及最核心的质控指标D-to-W时间(54.5分钟)均名列全国第16位和全省第1位;惠州市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的医疗机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由建设前的约8-10%下降至2.77%,在全省名列前茅。2021年广东省胸痛质控报告显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最核心质控指标D-to-W时间(47.9分钟)位列全省第三名。
推广应用情况
截止2021年9月,我市共有6家医院通过国家级认证,2家医院通过省级认证,其中2家获评广东省级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我市胸痛中心建设综合质量及核心质控指标整体处于广东省前列。相信经过我市胸痛中心联盟的努力,我市的各级医院均能通过国家级认证,全市急性胸痛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完善,扎实做到“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协同、医院内各相关科室协同、上下级医疗机构协同、医院间协同”四个协同,做到分工明确、协同有力、转运通畅、 区域共享的“胸痛中心惠州模式”,从而提高急性胸痛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死率。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无
代表性论文目录
1.The HEART score is useful to predict cardiovascular risks and reduces unnecessary cardiac imaging in low-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chest pain.
完成人情况
肖纯,排名:1;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副院长;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1、推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成为粤东地区首家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创建粤东地区首家广东省级胸痛中心示范基地。 2、牵头成立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和惠州市胸痛中心质控中心,亲自主持我市胸痛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创建胸痛中心建设惠州模式,建立适宜的质控方法,为我市培养一批胸痛中心质控专家,保障我市各级医疗机构胸痛中心建设顺利开展。目前,我市共有6家医院通过国家级认证,2家医院通过省级认证,其中2家获评广东省级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我市胸痛中心建设综合质量及核心质控指标处于广东省前列。 3、亲自主持并推动各类有关胸痛中心建设学术活动,并积极参与有关急性胸痛和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
郭建兵,排名:2;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 学科发展部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1.负责胸痛中心委员会及胸痛中心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对需要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提前组织调研并提出建议。 2.负责对胸痛中心委员会和胸痛中心联合例会上形成的各项决议、胸痛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并及时向胸痛中心委员会和相关科室反馈。 3.负责胸痛中心委员会及胸痛中心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对需要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提前组织调研并提出建议。 4.组织亚专科建设。
钟思干,排名:3;职称: 主任医师 ;行政职称:心内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1.与行政总监共同拟定胸痛中心年度发展计划、年度培训计划、质量监控指标和阶段性目标值,并提交委员会审核批准。 2.负责胸痛中心的医疗工作(医疗副总监主要负责急诊科环节及院前急救的医疗工作),指导疑难危重胸痛病例的诊疗工作。 3.负责医疗技术队伍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4.负责制定胸痛中心的各项诊疗流程,经胸痛中心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刘子永,排名:4;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急诊医学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1.负责胸痛中心急诊科环节及院前急救的医疗工作,指导疑难危重胸痛病例的诊疗工作。 2.负责医疗技术队伍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3.与行政总监共同拟定胸痛中心年度发展计划、年度培训计划、质量监控指标和阶段性目标值,并提交委员会审核批准。
杨飞,排名:5;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心律失常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1.配合医疗总监做好胸痛中心的日常医疗诊疗和管理工作。 2.指导数据管理员的数据填写工作,并对数据填写质量进行审核。 3.负责对各项数据进行月度汇总分析,及时从中发现胸痛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技术总监和行政总监汇报。 4.参与胸痛中心的各种工作流程、诊疗流程、监控指标及目标值的制定和修订。
戴思平,排名:6;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院办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1.与医疗总监共同拟定胸痛中心的年度发展计划、年度培训计划、质量监控指标和目标值,并提交委员会审核批准。 2.全面负责胸痛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及与各部门、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协调工作。 3.负责对胸痛中心委员会和胸痛中心联合例会上形成的各项决议、胸痛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并及时向胸痛中心委员会和相关科室反馈。 4.根据胸痛中心的年度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提交胸痛中心建设的年度财政预算。 负责不定期组织胸痛中心的联合应急演练。
完成单位情况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排名:1,对本项目的贡献:1、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本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人、财、物及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2、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和惠州市胸痛质控中心的成立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如业务用房、会议场所、人力支援、部分资金等)。
(七)
推荐奖种:广东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
项目名称:惠州市耳聪工程
推荐单位
惠州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本单位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广东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
“惠州市耳聪工程”是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5年起开展的一项针对听障人士实行医疗救助公益慈善项目,旨在帮助贫困耳疾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听力、促进健康,重享有声世界,重拾生活信心,减少因耳疾所致的家庭及社会问题,并引起全社会对听力障碍人士的关注和帮助。
(一)项目的过程和成绩
该项目面向听障儿童等广大耳疾人士特别是家境困难者进行一定经济资助。该公益项目内容包括开展善款招募、医疗救助、专家义诊、公益手术以及举办学术讲座、健康讲座等。从2015年至今,惠州市耳聪工程荟集全国著名耳科专家、社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等多方力量,筹募善款超过820万元,已为1500余名患者提供了义诊服务,为360余名耳疾患者(包括260余名听障儿童)解除耳疾苦痛重建听力,为听障儿童开启有声世界。为1000余名基层耳科医生开展了各类培训。举办的言语听觉康复专场活动让360余名听障儿童及其家庭受益。
2015年以来,“惠州市耳聪工程”公益项目也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等国家和省市40余家媒体多次报道。惠州市耳聪工程也先后被评为惠州市、广东省“学雷锋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惠州市耳聪工程发起人王豪,被授予“惠州市最美志愿者”、“惠城区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中国聋人协会授予“突出贡献奖”。
惠州市耳聪工程公益微电影《听到的美好》荣获“第四届全国卫生健康微电影节”公益科普类唯一金奖、第六届“广东医生”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摄影奖。
(二)项目的创新性
惠州市耳聪工程公益项目的创新性,体现在:一是将公益慈善与耳病防治、听力保健宣教及学术推动融合在一起的健康促进项目;二是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切实为患者办实事解难题的医学人文健康促进项目,为患者解决听障耳疾患者看病难问题、看病贵问题,切实帮助患者家庭纾困解难、一帮到底;三是全国唯一一个自筹善款的耳聪工程公益健康促进项目;四是国内少有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健康促进项目,实际医疗救助和患者服务范围以及影响力已经扩大了全国,社会各界都广泛参与了其中,形成了一定的公益品牌影响力。五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促进项目,开展了义诊、手术、学术论坛、医疗培训、言语听觉康复讲座、健康教育及主题宣传、下乡送温暖等活动。
(三)项目推广效果和社会效益
一是提升惠州地区耳疾诊疗水平,让听障耳疾患者不出惠州即可实现治疗。二是减轻广大贫困听障人士家庭的负担,让广大听障人士尤其是贫困听障儿童得到及时救治。三是为惠州及周边地区的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为听障儿童父母提供了术后康复交流平台。四是引起全社会对听障人士群体的关注,通过公益慈善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惠州市耳聪工程不仅是惠州市作为文明城市、大爱城市的一个亮丽名片,也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交流合作的一个品牌案例。一路走来,越来越多爱心组织和人士加入到了耳聪公益慈善事业当中,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也从中获益促进健康,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客观评价
(一)惠州市耳聪工程于2015年由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香港耳听心言基金开展合作发起成立,是全国各个耳聪工程站点中目前唯一一个连续六年不间断开展耳聪公益事业的站点,也是一个唯一自筹项目善款的站点。香港耳聪工程发起人、香港耳听心言基金主席唐志辉教授多次指出:惠州市耳聪工程是全国所有所有耳聪工程站点的典范。(见附件7.9)
(二)惠州市耳聪工程也先后被评为惠州市、广东省“学雷锋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三)惠州市耳聪工程发起人王豪,被授予“惠州市最美志愿者”、“惠城区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为表彰王豪对听障群体作出的贡献,中国聋人协会向其颁发“突出贡献奖”。(见附件7.11)
(四)王豪亲自策划制作的耳聪工程公益微电影《听到的美好》荣获“第四届全国卫生健康微电影节”(健康报主办,国家卫健委指导)公益科普类唯一金奖、第六届“广东医生”微电影大赛(广东省卫健委主办)一等奖及最佳摄影奖。
(五)2015年至2020年,惠州市耳聪工程受到中央电视台、中新网、中国新闻图片网、健康中国观察(国家卫健委主管杂志)、澎湃新闻、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等国家和省市40余家媒体多次报道。如:
1.CCTV央视网(2015.6.15):香港和内地的十几名专家共同为广东省惠州贫困家庭的17名孩子进行了免费手术。
2.学习强国(2020.7.13):近日,一贫困患儿因听力障碍受惠州市耳聪工程公益项目资助,目前已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7月8日,患者家属特地前来向爱心基金会和相关爱心人士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3.中国新闻网(2020.11.21):从2015年5月8日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共接受善款460多万元人民币,救助听障患者近300人,其中听障儿童总数超过200名。
4.学习强国(2020.11.25):从2015年启动至2020年,惠州市耳聪工程共接受善款460多万元,救助听障患者近300人,其中听障儿童总数超过200名。
5.南方日报(2020.11.22):耳聪工程公益项目自2015年引入惠州以后,6年来成功帮助近300名听障耳疾患者恢复听力,其中听障儿童总数超过200名。截至11月21日,第六届耳聪工程活动共募集善款人民币65万余元,已为44名耳疾听障患者实施手术,其中有17名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包含14名听障儿童。
推广应用情况
(一)本项目的总策划人、领导者和组织者王豪,为惠州市第三人医院的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主任,于2015年起带领团队连续举办六届惠州市耳聪工程大型公益慈善活动。被授予“惠州市最美志愿者”“惠城区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惠州市卫健系统最美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中国聋人协会授予“突出贡献奖”。
(二)亲自参与每届惠州市耳聪工程大型公益慈善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包括亲自组织联系全国各省市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等30余家医院近100名全国知名权威耳科专家作为志愿者,前来参与惠州市耳聪工程活动,举行义诊、手术、学术论坛和听障患者言语听力康复健康讲座。联系超过50家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支持惠州市耳聪工程活动。
(三)2015年至今为家庭困难耳疾患者募集医疗救助善款超过820万元,凝聚社会爱心力量为360余名耳疾患者(其中260余名听障儿童)提供了善款救助和开展手术治疗。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无
代表性论文目录
无
完成人情况
王豪,排名:1;职称:主任医师;行政职称:医院副书记、副院长;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一)本项目的总策划人、领导者和组织者王豪,为惠州市第三人医院的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主任,于2015年起带领团队连续举办六届惠州市耳聪工程大型公益慈善活动。 (二)亲自参与每届惠州市耳聪工程大型公益慈善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包括亲自组织联系全国各省市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等30余家医院近100名全国知名权威耳科专家作为志愿者,前来参与惠州市耳聪工程活动,举行义诊、手术、学术论坛和听障患者言语听力康复健康讲座。联系超过50家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支持惠州市耳聪工程活动。 (三)2015年至今为家庭困难耳疾患者募集医疗救助善款超过820万元,凝聚社会爱心力量为360余名耳疾患者提供了善款救助和开展手术治疗。
鄢慧琴,排名:2;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眩晕科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参与耳聪工程流程的制定、工作活动的具体安排等。
刘铮,排名:3;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术科二支部书记,耳鼻喉科门诊主任;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参与耳聪工程流程的制定、工作活动的具体安排等。
谢展飞,排名:4;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参与本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具体报包括参于每届项目活动流程的制定、把控项目的质量和直接参于手术治疗患者。
韦文,排名:5;职称:主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参与工作活动的具体安排,负责手术治疗患者。
严景辉,排名:6;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称:无;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参与工作活动的具体安排,直接负责门诊及义诊工作。
完成单位情况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排名:1,对本项目的贡献:我们高度重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发展,医院先后开展以“依靠证据的诊断,身心伤害最小的治疗,确保安全的整体护理、疗效最大化的康复、以病人感受为主导的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本位医疗护理模式。围绕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全过程,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急诊路色通道的快速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不断推进,多专业联合攻关,跨专业融合创新已经成为解决临床医学难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从整体情况来看,近年来,我院医疗质量逐步呈现出“四升一降”的发展趋势。“四升”即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升,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临床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一降”就是住院死亡率持续下降。以部分专科为例,比如说神经外科专业,在技术难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医疗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应该说在医疗质量方面,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还是从专业层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第二,关键医疗技术取得突破,在专科能力建设的带动下,神经外科在一些重点疾病和关键领域实现了突破,产生了本地区的先进水平,在本地区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优势医疗技术。 三是区域间的医疗技术能力也更加平衡。通过进一步加强专科能力建设,特别是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服务能力的差距逐步缩小,省域内患者就诊率不断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技术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专科能力水平显著增强,县域内就诊率明显提高。像目前二级医院的脑卒中绿色通道的技术检查设备以及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与三级医院的差距明显缩小。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和残疾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以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为核心的专科建设,促进区域和专科之间的平衡发展,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努力。在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资源水平明显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专科能力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